
王麒雅,社会治理学院2402班学生
假期期间,王麒雅同学在遵义市湄潭县人民医院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她在自助挂号缴费终端机旁,耐心帮助病患及家属挂号缴费,细心告知相关科室楼层,清晰解释就诊路线。面对患者重复的疑问,她始终态度温和、不厌其烦地解答。实践过程中,王麒雅深刻体会到医务人员工作的艰辛。从早到晚,医务人员忙碌不停,既要精准诊断、制定方案,又要应对患者突发状况和情绪问题,却依旧任劳任怨,每个操作步骤都细致耐心,对待患者认真负责。
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王麒雅。她表示,这次实践让自己收获了宝贵经验,未来会更好地投身于服务社会、人民的事业中。

李浩维,社会治理学院2402班学生
2025年1月15日至2月19日,李浩维同学在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他主要负责机关党委办公室的发文收文处理、文件整理、资料归档,以及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会准备学习材料等工作。实践期间,李浩维不仅锻炼了工作能力,还深切体会到政府部门工作的严谨性与重要性,以及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积极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的态度。他对待各项任务一丝不苟,迅速熟悉工作流程,高效完成文件处理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实践,他学会在忙碌中保持冷静专注,提升了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让李浩维更明确了专业方向,加深了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他表示,希望今后能不断学习实践,在社会工作领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冯鑫月,社会治理学院2202班学生
2025年1月16日至2月16日,冯鑫月同学在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人民政府参加了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旧庙镇政府办公室,冯鑫月主要协助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起初,面对大量文件和烦琐的数据统计,她手忙脚乱、力不从心。但她没有退缩,主动向同事请教,学习高效整理文件、分析数据的方法,逐渐掌握了工作技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冯鑫月负责在政府门口悬挂横幅。活动当天,她和志愿者们早早到场,领取横幅、准备工具,齐心协力将横幅挂起。看到标语醒目的横幅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她深刻意识到横幅不仅是宣传工具,更是传递政策、凝聚人心的纽带。
此次“返家乡”活动,让冯鑫月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她表示,今后会持续关注家乡发展,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用所学为家乡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刘欣怡,社会治理学院2302班学生
刘欣怡同学积极响应号召,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五里河街道药大社区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她主要承担接听电话、整理表格及协助其他工作等任务。接听电话时,她耐心回答居民问题,做好社区与居民间的沟通;社区工作繁忙时,认真整理表格资料,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便利;还积极为社区联合工会举办的联欢会做准备,给老人带去欢乐,张贴宣传海报,并在过年时为老人送去温暖。
对她而言,此次实践是难忘的成长经历,显著提升了她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学习能力。她表示,未来会带着这份宝贵经验,持续关注社区和家乡发展,不断实现个人价值,为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陈静蕾,社会治理学院 2401 班学生
寒假期间,陈静蕾同学参加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1月13日至2月20日期间在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党政办公室工作。她主要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如打印文件、整理信息、下乡填写资料等。2月12日,镇政府举办元宵节活动,从筹备到结束,大家齐心协力。活动当晚八点开始的十二个小游戏需与观众沟通并告知游戏规则,陈静蕾负责蹴鞠游戏项目。现场十分热闹,许多观众踊跃尝试,排起长队,她既要维护秩序,又担任游戏“主持人”。此次活动不仅考验了她的个人沟通能力,也是对团队合作与凝聚力的检验。
“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本。”这段实践经历让陈静蕾在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成长与蜕变,对家乡、社会和自身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