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师范学院各处 (室) 函件

鞍师外字[2023] 6 号
关于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的通知
校属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学校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根据《鞍山师范 学院教职工公派出国 (境) 研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规定, 学校拟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于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赴海外 研修。有关事宜如下:
一、选拔工作
1.选拔内容
学 校 | 英文和专业能力要求 | 建议专业 | 名额 |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 英方对申报人员的英语水平 和专业能力进行在线测试,并根据 测评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 不 限 | 2 |
2.各单位的选派应坚持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 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选拔,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方针。选派 对象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尤其要选派在本单位教学、科研及 专业建设工作中起骨干作用,最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
3. 申请人须符合《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公派出国 (境) 研修 管理暂行办法》 (文件附后) 等文件规定的相关内容。
4.各教学单位可申报 1-2 人,国际交流合作处将根据海外友 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并会同相关部门确定最终人选。
二、派出安排
1.本次申报人员的派出项目为校级公派项目,派出时间初步 定为 2023 年 8 月-12 月,在英学习期限为四个半月。
2.本次申报人员仅为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校级公派

赴海外研修拟派出人选,未能在此期间派出的人员,可根据自身 实际,再行申报。
三、报名事宜
请各教学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特别 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需要,选拔优秀人才,如实填写 《2023-2024 学年度校级公派教师赴海外研修申报表》(下称“申 报表”) , 由各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加盖各审批单位公章,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 (周五) 16:00 前将填写完毕的《申报表》报 送至国际交流合作处 209 办公室,逾期不报将视为放弃。
附件 1:2023-2024 学年度校级公派教师赴海外研修申报表
附件 2:《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公派出国 (境) 研修管理暂 行办法》
附件 3: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简介
联系人:张老师 13065455596
二O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拟文 2023 年 4 月 24 日印发
附件 1:
2023-2024 学年度校级公派教师赴海外研修申报表
教学单位名称 | | 本单位内排序 | |
选派人员基本情况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政治面貌 | |
职称/职务 | | 外语语种及水平 | |
外语水平证明 | |
最高学历 | | 最后学位 | |
教育简历 ( 自本科起) | |
工作简历 | |
从事专业 | |
研修方向 | |
拟申请学校 | |
联系方式 | 电话: | 手机: | Email: |
推荐意见 |
|
教学单位领导 签字 (盖章) | | 年 月 日 |
|
|
|
|
|
|
|
附件 2:
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公派出国 (境) 研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学校与国 (境) 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 合作,加强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教职工的国际视野,提高教 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水平,规范教职工出国 (境) 管理工作,特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出国 (境) 研修是指申请人经学校批准, 由国家、 学校选拔或国 (境) 外大学 (机构) 邀请,赴国 (境) 外研修学 习,包括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课程进修、合作研究、校际 交流、考察访问、学术交流等活动,本管理办法统称研修。
第二章 研修类型
第三条 国家公派,是指经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辽宁省教育 厅等上级部门选拔,赴国 (境) 外研修, 国家提供全额或部分资 助的研修形式。
第四条 学校公派,是指由学校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根据校际交流协议选派人员或教职工个人接受国 (境) 外邀请, 赴国 (境) 外研修,学校和国 (境) 外大学 (机构) 提供全额或 部分资助的研修形式。
第五条 公派自费,是指教职工个人在学校计划外自行联系, 自筹经费,经由所在部门和学校批准的研修形式。
第三章 研修期限
第六条 出国 (境) 研修分为长期派出、短期派出和临时派 出。境外停留时间 3 -1 2 个月属长期派出;境外停留时间 1 - 3 个月 (不含3个月) 属短期派出;境外停留时间不超过 1 个月属 临时派出。
第四章 派出条件
第七条 基本条件
( 一) 爱岗敬业,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 品 行端正,工作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学校发展服务的责任感。
(二)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对外交流能力,能完成出国(境) 研修任务。
(三) 符合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或国际交流工作需要,具有 良好发展潜质的教职员工。长期派出和短期派出项目原则上年龄 不超过 50 周岁,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可以放宽至 5 5 周岁。
( 四) 申报国家公派项目人员,须符合当年度《国家留学基 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等上级部门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五) 申请学校公派项目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较强的外语能力;在校工作满 3 年,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 行政管理能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中级及以上职称,近三年 年终考核均达合格以上; 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派中青年具有博士 学位人员和有明确工作任务人员。
第八条 其他条件
( 一) 选派人员须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个人职业发展规 划,且为所在专业学科的骨干教师或所在部门业务骨干。 申报者 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出国 (境) 研修计划以及明确的学术发展 目标。
(二) 已获得长期派出项目资助人员,原则上回校工作满 3 年、短期派出资助人员,原则上回校工作满 2 年,方可再次申请 公派出国 (境) 项目。
(三) 获得公派项目名额,却因个人原因放弃的,再次申请 公派项目资助,原则上须间隔满 2 年及以上。
( 四) 除国家公派项目外, 申请人每年只能申报一项学校公 派项目。 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国家公派项目未获通过的,在当 年学校公派项目中优先派出。
(五) 符合所申请选派项目的其他要求。
第五章 选派程序
第九条 国家公派。 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等上级部门公布简章, 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后上报上级部门审批。
第十条 学校公派。
( 一) 国际交流合作处公布出国 (境) 研修计划。
(二) 个人申请后由所在部门根据人才队伍规划和工作实际
遴选推荐。
(三) 国际交流合作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初步拟定派出人 选。
( 四) 报分管校领导、校长审批。
(五) 校内公示。
(六) 派出人员办理出国 (境) 研修手续。
第十一条 确因校际交流及学术交流工作需要,计划外的临 时性公派项目需经所在部门申请, 国际交流合作处审核,并报分 管校领导和校长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公派自费。本人申请后, 由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 申报。 国际交流合作处审核后报分管校领导和校长批准。
第六章 待遇
第十三条 国家公派。
( 一) 获得国家公派项目资格的人员,研修期间工资正常发 放,津贴发放按校内津贴规定执行。
(二) 获得国家公派资格的人员,资助标准按项目主管部门 要求执行。如受资助金额高于学校资助标准,学校不再提供资助, 在回国后完成相关考核任务,学校按国家奖学金资助标准给予 20%的配套资助;如受资助金额低于学校资助标准,在回国后完 成相关考核任务,学校按照《鞍山师范学院公派海外研修人员资 助标准》资助差额部分,但不再给予配套资助。
第十四条 学校公派。
( 一) 获得学校公派项目资格的人员,研修期间工资正常发 放,津贴发放按校内津贴规定执行。
(二) 获得学校公派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资格的人员,在获 得赴海外研修所在国或地区的签证或签注后,按《鞍山师范学院 公派海外研修人员资助标准》领取第一部分资助金 (约占资助总 额的 6 0 %) 。 回国后完成相关考核任务,领取剩余资助金。
(三) 获得学校公派临时项目资格的人员, 回国后完成相关 考核任务, 按《鞍山师范学院公派海外研修人员资助标准》领 取资助金。
( 四) 受国 (境) 外大学 (机构) 资助人员,如受资助金额
高于学校资助标准,学校不再提供资助;如低于学校资助标准, 考核合格,学校按照《鞍山师范学院公派海外研修人员资助标准》 资助差额部分。
(五) 《鞍山师范学院公派海外研修人员资助标准》的资助 内容包括生活资助、 国际旅费资助、学费资助三部分。资助标准 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物价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第十五条 公派自费。获得公派自费项目资格的人员,研修 期间工资正常发放,津贴停发。研修期间,学校不提供任何资助。
第十六条 其他待遇
( 一) 学校为获得国家公派项目资格的人员报销 1 次学校指 定的国内外语考试费用和 1 次学校指定的国内外语培训费用 (需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外语培训、外语考试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用 按学校差旅费标准报销。
(二) 教师出 (国) 境研修办理证照、签证 (注) 、体检、 保险、交通、医疗等相关费用均由本人承担,学校除按标准发放 资助金外,不再承担任何费用。
(三) 组织学生赴海外研修,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员。除按标 准领取资助外,临时项目按国家《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 中公杂费的标准发放工作补贴;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工作补贴标 准为 2000 元/月。
( 四) 组织学生赴海外研修人员,如与学生团体订票,则不 发放国际旅费补助。
第七章 考核
第十七条 考核程序。
( 一) 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派出人员回 国后需通过两次考 核。第一次考核时间在回国后两周内进行 (如遇寒暑假可放宽至 开学两周内) 。第二次考核时间在第一次考核合格后,满足相关 条件即可申请。两次考核均由派出人员所在部门初审,再经国际 交流合作处等相关部门审核。
(二) 临时项目派出人员须完成第一次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内容。
( 一) 第一次考核。
国家公派人员需填写《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公派出国 (境) 研修总结表》及其他上级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并报所在部门和 国际交流合作处备案。
学校公派人员需填写《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公派出国 (境) 研修总结表》,派出部门根据派出人员出国 (境) 研修计划及预 期目标的要求,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国际交流合作处审核 备案。
考核合格,学校公派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人员领取第二部分 资助金 (约占资助总额的 1 0 %) 和工作补贴 (如有工作任务) ; 学校公派临时项目人员领取全部资助金和工作补贴 (如有工作任 务) 。
(二) 第二次考核。在第一次考核合格的基础上,派出人员 可以申请第二次考核,时间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不得超过一年 (从回国之日起计算) 。特殊情况,本人申请,经所在部门同意, 报国际交流合作处审批后,可以延期一次,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
考核内容及方式:举办一次与研修内容相关的学术讲座或学 术交流活动,并达到以下要求之一,即可申请第二次考核。经派 出部门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并报分管校领导 和校长批准后,按标准领取剩余资助金 (学校公派) 、差额资助 金 (学校公派且受外方资助人员或国家公派人员) 或配套资助金 (国家公派) 。
1 、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 文 (科技处认定) 。
2 、继续国 (境) 外研修课题,并以主持人的身份申报获批 厅局级及以上科研或教研项目 (科技处或教务处认定) 。
3 、与国 (境) 外大学教授或博士学位以上人员开展合作研 究,并有实际进展 (科技处认定) 。
4 、根据研修主题,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所承担课程至 少有一门达到年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水平 (根据课程类别分 别由研究生处、发展规划与质量监督处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认 定) 。
5 、其他在专业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工作中为学校做出重大 贡献的情况 (国际交流合作处会同相关部门认定) 。
第十九条 公派自费人员考核内容和方式由所在部门负责, 并报国际交流合作处备案。
第二十条 长期和短期项目派出人员回国 2 年后,所在部门 对派出人员进行效益评估,对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 团队建 设、 国际课程建设、教师进修平台搭建等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 明确评估结论,报国际交流合作处备案。
第八章 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学校负责派出人员的宏观管理。所在部门负责 派出人员的日常管理。派出人员所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 作,至少每个月与派出人员进行一次沟通, 了解在外人员的思想 及学习生活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国际交流合作处汇报。
第二十二条派出人员在外期间,要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必须 自行选择适合国 (境) 外的疾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 措施。
第二十三条 派出人员原则上必须按期回国,不得延期。对 于在国 (境) 外取得成绩并确因工作需要延长研修期限的人员, 须由本人提前 1 个月向所在部门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申请,经分管 校领导和校长批准后方可延期,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且只能申 请 1 次。
第二十四条 未经批准,临时项目逾期 5 个工作日、短期项 目和长期项目逾期 10 个工作日,视为考核不合格。未经批准而 逾期不归或逾期超过 15 个工作日不办理相关手续的,按自动离 职处理。
第二十五条 除不可抗拒因素和个人身体健康等原因,派出 人员中途退学、擅自更改研修单位或实际研修时间未达到批准期 限制80%的,视为未完成研修任务,考核不合格,并视情节轻重 追缴已发放资助金,追缴金额原则上以天为单位计算。
第二十六条 对在国 (境) 外研修期间不能够及时按照计划 完成研修任务或违反有关规定者,一经查实,学校将停止资助, 视为考核不合格,并视情节轻重追缴已发放资助金,追缴金额原
则上以天为单位计算。
第二十七条 派出人员在外期间,调动申请、辞职等原则上 不予受理;特殊情况坚持调离的, 同样需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第二十八条 派出人员起止期限以证照上出入境印章日期为
准,在计算资助金时以天数计算实际在外时间。
第二十九条 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派出人员归国回校后,须 履行三年服务期。
第三十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派出国 (境) 人员不安排 家属陪读。
第三十一条 违约处理
( 一)派出人员在出国(境)前需与国际交流合作处签订《鞍 山师范学院教职工海外研修协议书》和诚信承诺书,约定其出国 (境) 研修任务、应达到的目标,以及海外研修期间的注意事项 和相关要求。
(二) 违反协议约定,未履行诚信承诺,学校将向本人人事 档案或拟调入单位抄送失信证明。 同时,按协议约定退还学校支 付的一切费用 (包括工资、津贴、研修资助金及学校已兑现待遇 等) 。未按协议约定履行义务,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九章 其他
第三十二条 派出人员应自觉维护国家、学校利益,保守国 家秘密,爱护学校声誉,研修期间须遵守我国及所在国 (地区) 的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恪守学术道德,不得从事与派出身 份不相符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 派出人员既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要 注意维护公派留学人员的尊严,保证完成在外研修学习任务并按 期回国服务。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办法不一 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解释。
附件 3: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简介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在 1897 年成立的时候提供职业教育课程, 20 世纪早期开始提供学位课程,1992 年发展成熟为大学。在 2007 年 8 月 1 日,佩斯利大学和贝尔学院合并创建了苏格兰最大的现 代大学—西苏格兰大学,五大校区包括埃尔、邓弗里斯、拉纳克 郡、佩斯利和伦敦。
大学由4 个学院组成,包括:商企与创意学院;教育与社会 科学学院;计算机工程及物理科学学院; 以及健康及生命科学学 院。为英国境内以及海外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学位课程及专业,包 括各类短期课程、本科学位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及博士研究 生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的,创新型的和兼容并包的教育机构。 目 前,大学有来自 136 个不同的国家的 4300 名国际学生。
世界年轻大学排名TOP150;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 800;教育 学专业位于全英第 12;体育科学专业位英国第 4 以及世界前 75 名;被先驱高等教育机构评为年度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影
响力苏格兰第 1 名,全英第 14 名; 90%的研究课题位于世界领先。 网址:www.uws.ac.uk,www.uws.asia